hebut_wolf的个人空间 https://blog.eetop.cn/analog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空间首页 动态 记录 日志 相册 主题 分享 留言板 个人资料

日志

突破2——趁热打铁,高强度工作和学习

热度 11已有 97 次阅读| 2024-6-24 17:09 |系统分类:芯片设计

之前的文章里,我认为世界是离散的、台阶式的,需要突破台阶才能维持更高能量态。

突破的要点,一是其中集中能量,二是及时反馈。

但为什么要这样做,背后底层的原因是什么?

生活的经验告诉我,在做一件事情时,全神贯注,持续不间断(当然吃饭睡觉是必须的),效率特别高?为什么会是这样?

老话说"趁热打铁",这底层的逻辑是什么?

我认为这跟“人”本身有关,有两点:

    一是人是一种生命状态,生命可以集中外部物质和能量,转为一种很有规律、有秩序的肉体和思维。

    二是人除了是一种生命态,也是宇宙中的一种普通物质,意味着人的天然属性包括熵增加——变得无序和没规律。

一撇一捺,也可以理解为逆熵的属性和熵增加的属性,哪一种属性占了主导,人就偏向那一边,始终向前,整体动态平衡。

    当你刷短视频的时候,当你追剧的时候,你是熵增的; 当你认真思考的时候,当你自我反省的时候你是熵减的。(这里的区别是人有没有利用自己独有的反馈机制去校正自己的思维和行动)

   我昨晚玩了一个半小时的三国杀,我忽然发现,这里我整体上不是主动控制自己,而是一盘一盘的僵化的、上瘾式的继续,空耗时间而已。(当然我不是说所有玩游戏的行为都是熵增,如果你有追求,刻意练习和记忆这里的技能和策略,那你是熵减的哦)

    我认为人很容易陷入混乱和无序,所谓集中力量做一件事,就是为了克服人的这种惯性。

    那么老话说的趁热打铁,怎么解释呢?“热”是一种我们需要的状态,“冷”是一种相反的状态,“热”的时候,我们很容易完成铁的塑形,只有在这种能量强度下,我们才能完成铁的形变,之后铁器变凉,但仍可以维持刚才的形状。

    “趁热打铁”还告诉我们,跃迁是很耗能的,我们不可能一直保持铁是热的,那得多费火啊。人也是一样,你不可能始终维持熵减的状态,所以每次要改变自己、提升自己的时候,要集中时间,不能分散,能量不够,会失败的。

     我很久以前的一篇文章也说到,反复进入状态去做事,比始终在做同一件事,要消耗更多的能量。表面看上去,你是自制力不够,没有完成。底层逻辑是,你根本没有足够能量反复进出做事的状态。(我大学的时候遇到一个高手,各方面都很强,他说他不是比别人更有自制力,而是他一点都不敢接近那些让人成瘾、堕落的东西,现在研究结果说前额皮质,也是一种消耗品,就像西游记的唐僧,他看到美女会表现出恐惧,因为他不是依靠自制力,而是远离那些东西达成的“虔诚”,有点跑题了)

    我那时候思考的重点在于外界,打破外界的秩序是需要能量的,好比你反复向上抛球,每次都要耗能,如果只大力抛一次,会更省力。

    现在有个流行词,叫“精神内耗”,这还挺形象,就是形容一种无序的思维状态。无序同时很累,且啥也干不成,惨不惨? 

    所以,努力都是要有一定强度的(强度指的是单位时间内的能量投入),不是说我十年坚持做一件事就一定能进步,就像健身,每天走3000步坚持10年,一点用没有,因为熵增加比减少还多。

   如果想成功,就必须提高到一定强度,达成目标后再降低强度,这就是这个世界的游戏规则

    不要像我一样——早先用了七八年时间,很低的强度学习,啥也没弄成,血的教训啊。

 

  

1

点赞

刚表态过的朋友 (1 人)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回复 hebut_wolf 2024-6-24 23:17
我反对两种无效加班:一是摸鱼式,二是疲劳式。第二种情况太常见了。  事实证明,根本没用,还不如睡个觉或者去运动了。
    中国的工程师普遍太疲劳了,疲劳时大脑状态很差,不可能有像样的创新,集中力量做事可不等于疲劳,那是一种高质量的方式。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 关注TA
  • 加好友
  • 联系TA
  • 1

    周排名
  • 1

    月排名
  • 2

    总排名
  • 35

    关注
  • 355

    粉丝
  • 108

    好友
  • 958

    获赞
  • 253

    评论
  • 967

    访问数
关闭

站长推荐 上一条 /1 下一条

小黑屋|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隐私声明| EETOP 创芯网
( 京ICP备:1005078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7710 )

GMT+8, 2024-6-28 18:37 , Processed in 0.048193 second(s), 8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eetop公众号 创芯大讲堂 创芯人才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