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but_wolf的个人空间 https://blog.eetop.cn/analog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空间首页 动态 记录 日志 相册 主题 分享 留言板 个人资料

日志

突破4——目标选择和风险规划

热度 10已有 95 次阅读| 2024-6-25 11:01 |系统分类:芯片设计

    每个人都想成为人群中的佼佼者,这是熵减的心理动因。

    很久以前我在一个bbs看到一篇关于dota的帖子,说15min,蝙蝠1900块,准备出跳刀还是买先锋盾? 贴主不愿做一个平庸的蝙蝠,选择了跳刀。选择先锋盾就是选择平庸吗? 选择继续打钱买跳刀,就是一个有灵魂的蝙蝠? 它有可能打钱的时候被抓,变成1600,然后不服,又被干,变成1400,从此真的变成一个平庸的蝙蝠,永远没法翻身。

    路径的选择和对风险的评估,是每个人面对的真实问题。

    这个选择还真有很多人给出了合理的推荐,比如足球比赛和围棋比赛,公认的策略是领先时要保守,落后时要激进。也许上面那位贴主,他们已经大比分落后了,那么选择跳刀毋庸置疑。

    谁不想做一个万军之中取对面上将首级的蝙蝠?但实际上,最优策略要看形式,不能仅凭一腔热血。

    人生呢? 比如你错过了各种成长和积累,那么你需要激进一点。如果你已经领先你的同龄人很多,我觉得选择工作和生活路径时要保守。“合理”很重要,它和熵有什么联系呢?

    我认为合理也是一种秩序,不合理的目标选择,没有足够的心理、精神能量支撑,很容易失败。(不符合秩序的路径,在执行时,会需要更多的精神熵(因为选择不合理,当你遇到困难时,你会质疑自己的选择,从而造成精神混乱),而熵本身是稀缺的,需要能量去减少的)

    上面说的只是一种简单情况:领先和落后的实际。 更多的情况比这个复杂,比如足球比赛你需要3:0才能出线,那最优策略就会发生变化,那就是一直进攻,甚至3:0之后,也要继续冒风险进攻。为什么此时不会有精神混乱呢?很简单,因为目标变了,客观的出线目标就是3:0。那我们能不能欺骗自己,故意定一个高目标? 实现不了,人很难实现自欺,尤其是面对困难的时候,人本能怀疑自己。

    我们的老祖先说过“取乎其上得乎其中,取乎其中得乎其下,取乎其下而无所得。”为什么会这样? 目标的制定会对现实产生这样大的影响?那我们怎样才能真的说服自己去“取乎其上”呢?或者说收缩战线,在关键问题上,说服自己“取乎其上”? 我觉得,这不是一个打鸡血的事儿。而是一个十分客观的,合乎现实的事情。那就是真正的自我动员,不是停留在口头或表面。能否真正自我动员,是一个真正的人,和一个平庸者的区别。

    自我动员,首先要基于现实,否则就是自欺。了解自己的身体状态、心理状态、精神状态,了解目标的意义,做了之后益处极大,不做危害极深? 或者说你的思维状态要特别清晰,只有清醒的人,才会知道现实的苟且、长远的目的分别意味着什么? 如果一个人混混沌沌,糊里糊涂,不可能实现自我动员。

    人非要逼自己自我动员不可? 如果你认为是“逼”,那么显然,你还没真正实现觉醒。子曰:“”。“从心所欲”,这就是最高的觉醒。


点赞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 关注TA
  • 加好友
  • 联系TA
  • 1

    周排名
  • 1

    月排名
  • 2

    总排名
  • 35

    关注
  • 356

    粉丝
  • 108

    好友
  • 959

    获赞
  • 253

    评论
  • 968

    访问数
关闭

站长推荐 上一条 /1 下一条

小黑屋|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隐私声明| EETOP 创芯网
( 京ICP备:1005078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7710 )

GMT+8, 2024-6-28 22:27 , Processed in 0.037358 second(s), 8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eetop公众号 创芯大讲堂 创芯人才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