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 15| ||
前面的文章讲到,世界的离散特性和完成阶跃的方法论,还有单位时间内集中更多能量的趁热打铁论。
这里面隐含的另外一层道理,那就是效率问题,前两篇文章侧重时间的效率,其实同样重要的是物质和能量利用效率。
我刚才去洗脸,发现同样洗一次脸,有的人要冲很多水,甚至让水白白流走,有的人只用适量的就够的。这是物质的消耗效率不同。
能量的消耗,可以在用往上抛球的例子,今天我换一个例子:比如同样学习PLL的设计,比如是二类锁相环,学习它的环路传函,噪声分布,vco设计,功耗优化和版图布局。有的人用两个星期就掌握了,有的人需要花两个月,看起来投入的是时间,其实也是能量,因为两个月都是饱和式学习的话,肯定比2个星期花的能量大(首先吃饭就多)。
问题来了,为什么有的人花的时间长,有的人花的时间短? 肯定有人会说,这俩人聪明程度不一样。(我们假设这两位学习者,学习的态度和迫切程度也是相同的) 我不相信“天生聪明”这个说法,“聪明”是一种表象,它代表的也是一种秩序形式,一种能量状态。我认为只有一种可能,就是两人的全部知识背景不同,或者说对类似问题的已有思考深度不同。 比如有一个人做过dt的sdm,另外一个人之前做的是serdes,那么做过与pll相似的dt sdm的人,就会有学习优势。
我的感悟:在深度思考、学习过某一个电路之后,对相似的或者仅仅是抽象意义上相似的电路掌握就很快。什么原因?因为这时候你的起点要离目标更近。(本质是在这个知识点,你本身的思维就是有秩序的,或者说混乱程度很低)
再举另外一个维度的例子:同样一个人,在长假结束后被安排了某个16bit sar adc的设计和优化;或者在他经过4个月完成一个ns sar adc流片之后,同样被安排的这个16bit的工作。 哪种情况,完成效率更高?需要的时间更短? 显而易见(排除疲劳因素,假设他一直休息得不错),在经过4个月的“训练”之后,他比长假后的自己,更在工作状态。像是一个三级跳,如果你冲刺很远,比原地启动要跳的更远。那些在大赛前,高强度训练几个月的运动员最了解这其中的区别了。
我的感悟:在身心完成“热身”后,人会进入一种高效率阶段。(因为自身的一些混乱,已经被治理好了)
综上两点,如果想获得更高的熵减效率,就要在合适的时间,合适的状态做对应的事。反之,事倍功半。就像冲浪一样:浪头来了,你要全神贯注,调整姿势跟上它,如果在波谷,你再做调整(甚至竭尽全力地调整),于事无补。
世界和我们自己的状态都是波动的,人生就像一场冲浪,既然这样,就在浪潮之巅做一切能做的吧。
gpd01: 正在思考这个问题,从热力学第二定理看,人本身就是熵减系统,人和其他系统一样,只有在与外界进行信息、物质和能源的交换才能保持熵减。但最近往深层考虑,自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