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 12| ||
人进步的方法论或者抓手是什么?
小时候老师常说:”不要做思想的巨人,行动的矮子”,那时候觉得老师说的对,要知行合一。那是我对知行合一的最早理解,然而最近我悟到,知行本来就是合一的,无论你怎么努力区分它们,在现实中它们在时空上是交织的,螺旋缠绕的,像电磁场。
我认为根本不存在“思想的巨人,行动的矮子”,“思想”可不是“目标”,不是立flag,它是实实在在的你在说服自己后存在脑中的思维和意识。如果个人做了一个宏伟计划,但是没有实现,这不能叫“思巨行矮”。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该人没有真正说服自己去做这个事,只是很表面的思维毛刺,那再宏伟的计划也不能算"思想巨人";第二种情况,如果一个人做了充分的自我动员,按照设想去一步步做了,最终结果不好,那这个人不是行动的矮子(《游褒禅山记》中说道“尽吾志也,而无悔已”)。判断一个人,不能看“目标”、“结果”这种表面的,低维度的指标。(因为现实中只有深层次的思维和根因才能决定人和事的最终走向。)
前几天看访谈,两个软件技术大牛说他们认为理想的架构师是怎样的,然后自己拘于现实,不得不妥协,所以很难做到知行合一。我认为他们说的“知行合一”过于表面化了。在他们思维里,“知”似乎代表我知道这个事怎样做技术上是合理的、领先的;“行”代表我在推进项目时用的是哪种方案。“实际方案”和“合理方案”不一样,就代表没有知行合一。这太表面了,首先“知”不是知识,也不是认知,而是人的底层思想、思维,思维本身就不是一个僵化的“方案”,在这个具体的项目上,底层思维根本cover不了那么具体和细节的方案,具体什么样的方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跟这个技术方案相关的价值关联,比如公司战略方向和该方案技术方向是否一致,目前的人力和技术实力和该方案是否配合,实施的时间长度和技术风险是否在允许范围。。。等等,抛开这些去谈一个自己认为“合理”的纯技术思维,本来就是不是底层的认知,跟现实选择不meet,也很正常。架构师缺少底层的思维,就没有“知”,那就谈不上合一了,在他们那里思维和现实之间还是混乱的,如果真的有真知,必会被采纳,老板没有道理否认一个更合理的方案(技术人应该警惕,“高端”的技术方案,不一定是合理的,我们不能人云亦云,而要有自己的思考,哪怕这个思考是多么幼稚和不符合现实,做出思考,才会有行动的动因)(这段话让我想起了四渡赤水时的毛泽东,他真的是有很深的洞察啊。)
他们还说到,职场人际关系复杂,很难做到“知行合一”,在我看来,如果没有做,那必然是内心不认同,注意得特别“内”才行,是深层、底层思维。比如一个主管“违背”内心,开除了一个员工,然后说很惭愧,他其实没什么错,为了保护团队,只能牺牲他,这次我没做到“知行合一”。md,我感觉这是对王阳明的侮辱。一个真正有节操的主管,应该主动拦责,如果没做到,那他内心本就不是这么想的。
所以上面两个例子说的是对表象和底层的一种误解,语言的问题就在于,两个人说同一个词,却可能根本不是一个意思(意味着语言是有局限性的)。作为人,人的深层意识和行动本就是一致的,如果你说自己管不了自己的肢体,有人信吗?
既然知行是一体的,那如何提高知行的水平? 从能量的作用和哲学的角度,只能在外部改进,进而影响知行。学习过卷积的人都知道,输入信号和传输函数在是时域上是一个卷积的过程(请注意卷积也是一种积分,是积累)。道德经中也提到“妙”代表事物从无到有的过程,那么外部能量对“人”的知行水平的影响,就是通过“妙”的过程,即从无穷小量慢慢积累起来的,请注意“慢慢”代表过程细节,不代表时间。
举个例子,PN结的雪崩击穿,是首先有几个电子速度加快,碰撞出另外几个电子和空穴,然后前面所有的电子继续被加速,碰撞出更多的电子和空穴对,最终PN结整体呈现反向导通。
生活中这样的例子也很多,比如煤气爆炸,它不是瞬间就炸了,而是先出现小范围剧烈燃烧,空气膨胀,然后更多的煤气燃烧和空气膨胀,最终呈现出气压剧烈变大的“爆炸”过程,它是一个微观到宏观的过程。
类似的例子还有溃坝,都是从微小到宏观的进展。
上面三个例子会被误以为只有指数型传递的事件才是从无到有的,其实任何事情都是,只不过我们常常忽略和不去主动感知它们。
那么这个“妙”是如何产生的?最开始的那个微小变化是谁在主导? (是谁给出了最开始的那个“无穷小”)
一定是外界。 如果你没有精神分裂,那这个外界是谁呢?谁在不断改变我们的底层思维?如果我们否认自己有精神分裂,脑袋中只有一个自己,那么一定有一个更深的“核心”在主导我们全部的思维。 是这个“核心”在审视我们全部的思维和想法,改变来自于ta。(辩证地说,这个核心不属于思维本身,但却是深层思维的动因)这个“核心”分发了ta的指令,微小的念头,慢慢在大脑中卷积出来一个完整的想法和认知(与现实和行动交互出来的哦)。遗憾的是,这个ta,常被忽略和遗忘,绝大部分时候,绝大多数人都蒙蔽了我们的“意识核心”,也就是“良知”。(请注意,良知不是善良的认知,而是准确的、无欺骗的精神核心,你可以理解为一个相机或一面镜子,更严格的说“良知”发出的微小指令也可能是“邪恶”的,因为它没有善恶之分,它只分析当前局势,给出建议)
ta就是一个“最优建议提供器”,ta收集外部的一切信息,有时会提供正反两种“最优建议”,意思是你想干坏事ta那里也有很好的方法(比如希特勒和冈村宁次的“思维核心”也会提供给他们很多“合理”的建议)。不过这个“建议”的过程不容易被思维察觉,以至于你会认为思维自己产生的这个“念头”,那是微小的、微弱的一个能量注入。之后会被各层思维放大、应用。
如何让“思维核心”(或者“良知”)发挥更大、更有益的作用? 我的个人感受,一天之中大部分时间,我们用大脑中的功能模块去工作,不需要也没有调动底层核心思维。当你停下手中的事情,去回顾、去反思、去畅想的时候,你去分析一天之中,有哪些事你做的好,哪些不好,哪些分析有价值,哪些没有,一天中发生的一些事,你当时为什么那么做?那么想,对吗?不放过任何一个疑问,思维核心就给出了正确的萌芽,在第二天的行动中,必有反馈。
作为工程师,比较实用和简单的方法是,实事求是,对模糊的技术点不敷衍,对任何有疑问的点保持警惕,毕竟学习的过程就是一场消除模糊的比赛。
比如我刚刚在观察频谱时,发现ntf比之前的结果多了一个peak,我就去查,发现配寄存器的veriloga居然把某个16bit寄存器的最高位处理错了,然后我单独仿真的这个reg_va,发现没错,接下来我不得不怀疑仿真器在va的处理上有不严谨的接口处理方式。其实这个ntf问题几天前就出现了,如果我没管,后面肯定有隐患。不能因为sndr达标而放弃对其他细节的追踪。
再比如layout中的布线,我其实没想好放多粗,但是布了一版之后发现rc太大,我就去想,如果线做到最细会变好还是变差,反向思考,如果线变粗肯定会变差,那变细就好了。
说实话,知识点的模糊好解决,人对自我认知的模糊的解决才是进步的关键。
我今天为什么刷了一会手机,是我累了? 那我应该休息或去楼道里走走,而不是刷手机,那会更累。 你看,人总是在混乱和清晰之间挣扎,认知越清晰,越少走糊涂路。
脑袋像个杯子,如果没有装入清晰的思维,它就会自己装入混乱的思维,它不空着。
“良知”有可能会出错,或被“蒙蔽”,因为ta依赖思维给他提供的信息(思维给出的有可能是噪声和失调,"良知”有过滤和净化功能,但不是万能的),所以成长的过程是让思维越来越清晰,良知越来越明亮的过程,这是一个反复迭代的相互作用的过程。(比如镜子和空气的关系)
人的思维同时受到外部感觉神经和内部良知的双重“照射”,在良知的镜子里,看清自己,反馈给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