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工静电的个人空间 https://blog.eetop.cn/?1838259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芯片面积杀手?ESD防护模块占比优化50%的三大法则

已有 178 次阅读| 2025-9-23 09:40 |系统分类:芯片设计| ESD, ESD设计, ESD保护, 可靠性, 失效分析

ESD防护模块确实是现代芯片,特别是大规模SoC芯片中不可忽视的“面积杀手”。优化ESD防护模块面积是一个极具挑战性但通过正确方法可以实现的目标。其核心三大法则可以归纳为:

法则一:工艺与设计的协同优化

它要求芯片设计团队与晶圆厂从项目伊始就紧密合作,充分利用先进工艺的特性不要将ESD防护视为一个独立的、后期添加的模块,而是将其作为整个芯片I/O和工艺设计的一部分。

image.png

1:全芯片保护方案:(a) 常规ESD保护方案 (b) 典型高压ESD保护方案

(c) 本项工作中提出的新型高压ESD保护方案。

具体方法采用固有ESD性能更优的工艺或者利用器件本身的寄生结构让核心电路器件自身承担一部分ESD防护功能,从而减少甚至省去旁边独立的ESD器件。同时还要做到设计规则检查与ESD规则融合Foundry合作,制定更智能的ESD设计规则,尽可能缩小ESD器件的间距和尺寸。这样可以从源头实现面积大幅缩减。

法则二:分布式与主次防护结构优化

核心思想摒弃为每个Pad都配备一个庞大、独立的ESD防护单元的传统“一刀切”模式,侧重于整个ESD防护网络的架构设计采用高效、共享的分级防护网络。

具体方法是首先要做分级防护主级防护在芯片的电源轨之间放置一个(或少数几个)大型、高效、但面积相对较大的中央泄放单元ESD事件发生时,为整个芯片提供一条强大的全局泄放路径。同时有次级防护在每个I/O Pad旁边,只放置一个极小尺寸的本地触发单元,而灵敏地检测ESD事件,并迅速触发那个强大的中央泄放单元。其次是电源钳位共享这是分级防护的核心。一个强大的中央Power Clamp可以被所有I/O单元共享。当任意一个I/O对地发生ESD冲击时,电流路径都会经过电源轨,从而激活这个共享的Power Clamp进行泄放避免在每个I/O单元都设计一个全尺寸的泄放器件。最后是要做分布式设计可以采用多个分布式的中等规模Power Clamp,服务于不同区域的I/O,以优化泄放路径的电阻和响应速度。

image.png

2:ESD优化流程路径的流程图

同时,针对具体的产品设计和全芯片ESD架构,IO/电压的ESD单元有不同的工作分工要求,其面积可以进一步压缩,从而优化降低全芯片的版图面积

此方法将ESD面积成本从“每个Pad支付”转变为“整个芯片支付一次”,极大降低了I/O数量众多时的总面积开销,是实现50%优化的核心架构手段。

法则三:智能布局与模块共享

核心思想最大化利用布局中的“闲置”区域,并让多个电路模块共享同一块物理面积。优化物理层,“挤”出面积。

具体方法是可以仔细分析I/O Cell的内部结构二极管可以巧妙地布局在I/O驱动管的源漏区旁边,或者利用I/O Cell内部的隔离环作为ESD的一部分,避免为ESD单独开辟新的有源区。也可以通过特殊的布局技巧,让ESD二极管的扩散区与I/O输出级的MOS管扩散区物理上相连或交错,消除隔离间距节省大量的“无用”面积。在先进封装中,ESD结构可以直接制作在Pad的金属球下方,几乎不占用额外的面积也可以为不同类型的I/O设计高度优化的标准ESD单元库在整个芯片中复用,避免重复设计。

此法则通过“精打细算”的物理设计,通常能带来10%-25%的面积优化,是前两个法则的重要补充。



点赞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 0

    周排名
  • 0

    月排名
  • 0

    总排名
  • 0

    关注
  • 4

    粉丝
  • 2

    好友
  • 8

    获赞
  • 0

    评论
  • 46

    访问数
关闭

站长推荐 上一条 /1 下一条


手机版| 小黑屋|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隐私声明| EETOP 创芯网
( 京ICP备:1005078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7710 )

GMT+8, 2025-9-24 21:09 , Processed in 0.042896 second(s), 14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eetop公众号 创芯大讲堂 创芯人才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