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工静电的个人空间 https://blog.eetop.cn/1838259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空间首页 动态 记录 日志 相册 主题 分享 留言板 个人资料

日志

为什么发生ESD失效

已有 57 次阅读| 2025-4-30 10:18 |系统分类:芯片设计

随着芯片技术向先进工艺、高集成度、3D封装演进,传统ESD保护方案在器件级、系统级、封装级及测试标准间面临多维矛盾,导致保护失效频发。

Design house做芯片设计时,常常使用FoundryIO库,部分ESD设计也是嵌入到IO设计中,FoundryIO/ESD一般都是经过了silicon proven的,但用到产品中,还是经常发生ESD fail,经过FA,发现IO PAD虽然是完好的,但芯片内部却发生了击穿。

MOS或者Diode ESD器件在产品中已经验证通过了ESD的测试。同样的技术方案用到其他工艺,或者先进工艺中,却发生了ESD fail,并不能像经过ESD测试验收的产品那样有效地保护全芯片。

图片1.png

上图数据不代表任何foundry

如上图,随着工艺越新进,ESD design window已经越来越小,同样的技术方案,并不能有效保护全芯片。

图片3.png 

有时候即使是同一个工艺平台,同一套IO/ESD设计,用在小规模产品里,ESD性能很好,但在大规模芯片产品里,ESD性能显著下降。相同的IO/ESD设计,在不同的产品设计中,却发挥出不一样的ESD保护效果。

 

图片2.png

CDM的保护效果在不同产品中的表现差异性更明显,大量的产品和研究表明,如图,相同的CDM level,随着芯片面积的增大,CDM放电电流也会随之增大,那么CDM的保护挑战也越大。

图片4.png 

同样在先进封装里,经常在一个package内集成多个die,但这并没有帮助ESD放电,反而,单个dieCDM保护能力都比较高,整体packageCDM能力却很差。

有时候芯片通过了JEDEC/ESDA ESD测试,但在MIL-STD-883,或者AEC-Q100测试中发生ESD失效

对于功率芯片的ESD保护,较小的ESD面积一般保护能力较差,增加ESD面积后,ESD保护能力并没有显著提升

高压ESD器件,有时候可以通过2000V,甚至4000V ESD测试,但在500V1000V ESD测试时发生失效

在产量过程中,产品已经通过了ESD测试验收,但量产封装/FT后,良率低,甚至发生大比例失效

有的产品ESD测试后,I-V曲线正常,但芯片功能失效,或者性能下降;失效分析中找不到发亮点/失效点

ESD失效的本质是半导体技术演进中系统复杂性与物理极限的碰撞。传统“头痛医头”的防护策略已无法应对先进工艺、3D集成和多样化应用场景的叠加挑战。在5nm以下节点,原子级缺陷与系统级寄生参数的耦合效应将更加显著;而在Chiplet、硅光异构集成等新兴架构中,跨介质、跨材料的电荷泄放路径将重构ESD失效模型。需要打破传统模块化思维,将ESD防护视为芯片功能的一部分,而非事后补救措施。唯有如此,才能在摩尔定律逼近物理极限的当下,为芯片可靠性筑起真正的“量子护城河”。



点赞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 关注TA
  • 加好友
  • 联系TA
  • 0

    周排名
  • 0

    月排名
  • 0

    总排名
  • 0

    关注
  • 0

    粉丝
  • 0

    好友
  • 0

    获赞
  • 0

    评论
  • 0

    访问数
关闭

站长推荐 上一条 /1 下一条

小黑屋| 手机版|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隐私声明| EETOP 创芯网
( 京ICP备:1005078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7710 )

GMT+8, 2025-4-30 17:05 , Processed in 0.059825 second(s), 14 queries , Gzip On, MemCached On.

eetop公众号 创芯大讲堂 创芯人才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