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阻,电容,电感作为无源三兄弟是电路中最常见的结构,即便电路中没有使用这些器件,但是寄生电阻,寄生电容,寄生电感也会在电路中无处不在。电容相较于电感在电路中更为常见,而且有些特殊的模拟IC需要使用电容进行隔离,所以这期重点讲下电容。(专门在电路中使用电感的情况,作者还是比较少见的)
常见的电容主要有MOS电容,MIM电容,MOM电容三种。MOS电容利用的是MOS中寄生的Cgd;Cgb;Cgs,栅与源漏体作为电极,氧化层作为介质层,形成电容。MOM电容:Metal-Oxide-Metal 插指电容,利用了同层金属边沿间的电容。在芯片的工艺中,同层金属间会使用SiCN(纳米工艺)或者SiO2(亚微米工艺)作为填充物,利用该填充物作为电容介质层,同层金属的边沿作为电极。因为是插指状电容,其容值很大,且对称性好。
MIM电容:Metal-Insulator-Metal 平板电容。利用不同金属做成平板电容。在芯片的制备过程中,在不同金属层间需要填充金属隔离填充物,(纳米工艺选择SiCOH,亚微米工艺选择SiO2),将上下两层金属作为极板,金属层间的金属氧化物隔离层作为介质。该类型电容容值较为精确,但是随着工艺结点的缩小,金属氧化物隔离层的缩减,该电容已经不适用于先进工艺。这里顺带说一下,在使用MIM电容时需要注意Plasma Charging Damage,就是电容的上下极板的天线效应会造成损伤,一般fab厂会提供design rule避免这类错误。如果单纯只考虑电容的ESD性能,只需要保证其两端电压低于击穿电压便可。但是某些特殊电路中电容与电阻构成的RC电路在面对ESD冲击时,会对整个电路的ESD特性产生影响,这也是作者在工作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
HBM波形发生器的电路与波形已在之前章节阐述。该波形是利用了RC电路的固有响应特性,而HBM波形生成器中存在的大量寄生电容和电感,会让HBM波形与标准固有响应波形产生差距。(HBM波形的衰减阶段满足指数函数形式)
在ESD测试时,电路中的电容主要有三种情况,图三中的一号电容,这种电容与ESD放电路径无关,完全断路。这种情况下电容不会对整个电路的ESD性能产生任何影响,其本身也不会受到ESD影响。图三中二号电容,与ESD放电路径并联,并不会对ESD泄放带来负面影响,如图四所示。
图中X7R和AFE是两种不同寄生电容的ESD防护器件,其中X7R的容抗较低,AFE的容抗较高,可以观察到容抗越低的ESD器件,IC输入端的ESD电流越高,防护能力越差,反之防护器件的容抗越高,输入端的ESD电流峰值越低,ESD脉冲电流越平缓。所以在ESD防护电路中,在ESD放电路径中将电容与ESD防护器件并联,增大防护器件容抗,从而降低ESD脉冲峰值,让ESD波形更加平缓,能量分布更加分散,有利于ESD防护。最需要注意的是图三中的3号情况,这种情况并不常见。在端口对端口的ESD泄放路径中存在串联电容,并且路径中会有寄生电阻或其它器件带来的阻抗R1和R2。从现有实验结果上看,R1;R2;C3构成的RC电路会对ESD性能产生一定影响。通过确认,排除了C3因为耐压问题而造成的失效。但是苦于没有前人对这方面进行研究,作者也只能进行猜测。从整体上看,串联电容的效果正好与并联电容的效果相反,串联降低了总的电容,会让ESD波形更窄,能量更加集中,更加容易发生失效。从细节上看,ESD generator 对于串联在ESD放电路径上的电容来说相当于一个冲激电源。根据电荷守恒定理,从ESD generator 产生的电荷与最后从系统中流出的电荷总量是守恒的。(忽略器件雪崩击穿产生的载流子,这部分电荷总量相对较小)
电荷迁移造成了冲激电流的变化,如图五所示,R1,C3,R3会使得整个波形的持续时间T2变短,从而造成较高的瞬态冲激电流,相当于对ESD波形进行了二次整形,影响了整个电路的ESD鲁棒性。
图五.R1,C3,R3对ESD电流的整形作用。
同时经过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如果想提高ESD能力,无论是GGNMOS还是二极管都需要尽可能多的并联,一方面是提高过大电流能力,另一方面是提高寄生电容,让ESD电流变得更加平缓,能量更加分散。但是增加寄生电容对于高速电路是不可容忍的。这就需要ESD设计人员与电路设计人员进行协商。
希望大家能关注微信公众号:番茄ESD小栈 学习更多ESD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