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事实证明,再朴素简单的道理,如果是个大实话,往往是大家不愿意听的,因为现实已经这么难熬了,谁又不想生活在一个bubble里面呢
近两年来IC秋招中非科班的比例显著下降了,21年研究生扩招后导致23年参加秋招的同学过于多,科班的同学在IC前端的赛道中卷得天昏地暗。无论是示范微电子院校,还是普通双非科班,大家的秋招都不好,真得不好。只有亲身经历了,才知道这不是危言耸听,也才能感到原来秋招不是大小年的区分,而是连续出现了两个小年,接下来的25年还是不是L型走势,现在也很难说。
其实很多集成电路专业的同学并不是985,可能连211都算不上,毕竟双非占据的比例更多吧,但不管在哪所学校,苦读多年的专业说要放弃谈何容易,虽然算不上最优秀的(=最多压力)专业,但也已经跑赢80+%的专业了吧。对这些同学来说,如果可以接受全产业链的岗位安排,那自然可以佛系一些,也就谈不上对offer岗位有不满意的情况了吧,谁说去Fab一年20w不可以呢?
如果我们能在更早的阶段,对求职的预期做出判断,预期最好最坏情况是什么,那么就可以为此着手做准备了。有位同学讲他们的课题组是做ESD的,21-22年有很多同门都转去做IC前端了,到了23年行情不好的时候,有50%同门当年秋招就顺势找ESD的岗位,还有25%的同学就去考公,剩下25%的同学才选择准备找IC前端。大家都有美好的未来。
但怕就怕不甘心啊!秋招的时候口口声声说,找个IC大类的工作也可以,结果进入了12月份,迟迟找不到IC前端的工作就郁郁寡欢心有不甘,是不是理工男女普遍都不愿意做过多表达,承认自己想要找IC前端的工作也不难吧。人只要为自己的选择负责就行,没有什么选择是最优的。
现在的行情不好,985背景的得向下一档和211背景的争岗位,211背景的也得向下一档和双非背景的争岗位,这种错位竞争的倒是给企业送去了比往年候选人更优秀的简历,但也是这种局面让今年秋招的同学普遍难过。难过也得过,沉没成本不容忽视,如果目标是IC前端类岗位,想要博一下,那就得有充分准备。秋招前半年如果还盲目乐观,那就先问问往届的情况再说吧。
但越是这种时候,越不能盲从。你可以从多个人那里收集秋招的个体数据,但也别忽视个人努力提前准备对于秋招成功的重要性。小马过河,可以采纳别人的信息,但也要综合以后做出自己的判断。一些同学来咨询的时候,总希望得到一个肯定的答复,可你得知道一点,你行动得越早,赢面就越大,
现在秋招的竞争比拼什么大家都很清楚——项目+实习。这两个要素,无论哪一个,都不是3个月时间可以轻松搞定的。谁告诉你3个月可以搞定任意一个,你可以把他直接PASS!你现在要做的就是先做好分析,你对秋招结果的底线是什么,是不是Fab也可以,FAE也可以?如果是的话,那你就不一定要准备IC前端的项目。如果你希望最终还是要找个IC前端的岗位,哪怕是家小公司也要去的话,那你现在就得做准备了。
如果21-22年秋招运气成分大的话,23-24年秋招的运气成分接近于零,除非把秋招的成败看作是抽彩票刮大奖,否则还是提前认真对待它吧,想想当年考研是怎么熬过来的。没错,准备秋招就得跟考研一样抱着决心去准备。再退一步看,考研是为了什么,不就是就业吗?那又有什么理由不在最后这一步付出跟考研当时一样的时间和精力呢?!
所以,如果可以,不要在秋招碰壁后才想到学习提升,只有在准备充足时遇到的机会才会是机会,不然只是过眼云烟。下个月2024年就结束了,还有毕设论文要准备,春招的规模也没有秋招那么大,这么逼自己真的是在给自己上难度。也请珍惜应届生身份吧,毕业以后再期望半路换岗位。你可以想想接下来的几年每年都还会有1000多万的毕业生在找IC前端的工作。所以,能在当下解决的问题,就别拖到毕业以后了。如果研二开始准备,那就是现在,现在就是为来年拿到offer争取更多的赢面。当然,如果你现在研一在读这篇文章到最后,那么我相信你会做出一个正确的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