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光栅尺编码器下面是我个人的理解,主要是电路驱动这块。
光栅尺编码器按期输出形式分为:模拟量输出和数字量输出。对模拟量输出的不太熟悉,工作中也没有用过,对数字式的分为绝对光栅尺和增量光栅尺。
先说个人比较熟悉的,因为去年主要处理了一个海德汉公司的绝对编码器不更新的问题。对绝对光栅尺编码器也算有一定熟悉。那就那海德汉的绝对光栅尺来说吧。绝对光栅尺顾名思义是有绝对位置的光栅尺,其输出的信号即为说在的位置值或者是计数值。我们根据计数值和分辨率同样也能计算出其所在的位置。海德汉的绝对光栅尺通常是已Endat2.1或Endat2.2协议,绝对光栅尺的信号分为DATA+-/CLK+-
电源5V和地,备用5v和地(一般是连接工装检测其光栅尺的好坏)。
通信方式通常为RS485通信。后续电子电路要有RS485解码芯片如LM175/LM174/LM1178等,然后经buffer给
FPGA。CLK+-对FPGA来说为输出,DATA+-为输入。明天拍下上原理图。
增量式光栅尺则更加简单,输出是A+-/B+-/I+-,通常是通过AB相位是否相差90度或270度作为是移动方向,每经过一个栅格则输出4个方波脉冲,后续电子通过在固定的时间内计数在和分辨率相乘的到位置和速度。其接口也是RS485通信。其电路处理方式和上面一样。增量式编码器的由于输出的频率较高,其对后续电子设备和线缆的带宽要求比较高,做好屏蔽是必须的。经实验测定其极限值为在30米的线缆10M的脉冲频率下才能完全保证其可靠性。
模拟传感器没有对带宽限制的缺点,其输出形式通常为正弦波的形式,输出频率不高。但后续电路较复杂,目前还没接触相关电路。
下面的内容摘自网络,觉得有用的copy了一下;
编码器以读出方式来分,有接触式和非接触式两种。接触式采用电刷输出,电刷接触导电区或绝缘区来表示代码的状态是"1"还是"0";非接触式的接受敏感元件是光敏元件或磁敏元件,采用光敏元件时以透光区和不透光区来表示代码的状态是"1"还是"0"。
编码器以测量方式来分,有直线型编码器(光栅尺、磁栅尺),旋转型编码器。
磁性编码器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电磁敏感元件,它是随着光学编码器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光学编码器的主要优点是对潮湿气体和污染敏感,但可靠性差,而磁性编码器不易受尘埃和结露影响,同时其结构简单紧凑,可高速运转,响应速度快(达500~700kHz),体积比光学式编码器小,而成本更低,且易将多个元件精确地排列组合,比用光学元件和半导体磁敏元件更容易构成新功能器件和多功能器件。在高速度、高精度、小型化、长寿命的要求下,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磁性编码器以其突出特点而独具优势,成为发展高技术产品的关键之一。
磁性编码器原理是通过磁力形成脉冲列,产生信号,其特征为将未硫化的橡胶中混合稀土类磁性粉末形成磁性橡胶坯子,硫化粘附在加强环(1)上,形成磁性橡胶环(2),在该磁性橡胶环上以圆周状交替着磁,产生S极和N极。同时采用新型的SMR(磁敏电阻)或霍尔效应传感器作为敏感元件,信号稳定、可靠。此外,采用双层布线工艺,还能使磁性编码器不仅具有一般编码器仅有的增量信号及增量信号和指数信号输出,还具有绝对信号输出功能。所以,尽管目前约占90%的编码器均为光学编码器,但毫无疑问,在未来的运动控制系统中,磁性编码器的用量将逐渐增多。
、增量编码器的分辨率,倍频与细分技术
增量编码器码盘是由很多光栅刻线组成的,有两个(或4个,以后讨论4个光眼的)光眼读取A,B信号的,刻线的密度决定了这个增量型编码器的分辨率,也就是可以分辨读取的最小变化角度值。代表增量编码器的分辨率的参数是PPR,也就是每转脉冲数。
增量编码器的A/B输出的波形一般有两种,一种是有陡直上升沿和陡直下降沿的方波信号,一种是缓慢上升与下降,波形类似正弦曲线的Sin/Cos曲线波形信号输出,A与B相差1/4T周期90度相位,如果A是类正弦Sin曲线,那B就是类余弦Cos曲线。
对于方波信号,A,B两相相差90度相(1/4T),这样,在0度相位角,90度,180度,270度相位角,这四个位置有上升沿和下降沿,这样,实际上在1/4T方波周期就可以有角度变化的判断,这样1/4的T周期就是最小测量步距,通过电路对于这些上升沿与下降沿的判断,可以4倍于PPR读取角度的变化,这就是方波的四倍频。这种判断,也可以用逻辑来做,0代表低,1代表高,A/B两相在一个周期内变化是0 0,0 1,1 1,1 0 。这种判断不仅可以4倍频,还可以判断旋转方向。
严格地讲,方波最高只能做4倍频,虽然有人用时差法可以分的更细,但那基本不是增量编码器推荐的,更高的分频要用增量脉冲信号是SIN/COS类正余弦的信号来做,后续电路可通过读取波形相位的变化,用模数转换电路来细分,5倍、10倍、20倍,甚至100倍以上,分好后再以方波波形输出(PPR)。分频的倍数实际是有限制的,首先,模数转换有时间响应问题,模数转换的速度与分辨的精确度是一对矛盾,不可能无限细分,分的过细,响应与精准度就有问题;其次,原编码器的刻线精度,输出的类正余弦信号本身一致性、波形完美度是有限的,分的过细,只会把原来码盘的误差暴露得更明显,而带来误差。细分做起来容易,但要做好却很难,其一方面取决于原始码盘的刻线精度与输出波形完美度,另一方面取决于细分电路的响应速度与分辨精准度。例如,德国的工业编码器,推荐的最佳细分是20倍,更高的细分是其推荐的精度更高的角度编码器,但旋转的速度是很低的。
一个增量编码器细分后输出A/B/Z方波的,还可以再次4倍频,但是请注意,细分对于编码器的旋转速度是有要求的,一般都较低。另外,如原始码盘的刻线精度不高、波形不完美,或细分电路本身的限制,细分也许会波形严重失真,大小步,丢步等,选用及使用时需注意。
有些增量编码器,其原始刻线可以是2048线(2的11次方,11位),通过16倍(4位)细分,得到15位PPR ,再次4倍频(2位),得到了17位(Bit)的分辨率,这就是有些日系编码器的17位高位数编码器的得来了,它一般就用"位,Bit"来表达分辨率了。这种日系的编码器在较快速度时,内部仍然要用未细分的低位信号来处理输出的,要不然响应就跟不上了,所以不要被它的"17位"迷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