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11016533的个人空间 https://blog.eetop.cn/?1824483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动态功耗主要来自晶体管开关时对负载电容的充放电过程,这里的负载电容指的是晶体管内的寄生电容吗?

已有 187 次阅读| 2025-8-14 15:17 |个人分类:PI|系统分类:芯片设计

动态功耗公式中提到的 “负载电容” 并非仅指晶体管内部的寄生电容,而是多种电容成分的总和,其中既包括晶体管自身的寄生电容,也包括外部互连引入的电容。具体可分为以下几类:

1. 晶体管自身的寄生电容(核心成分之一)

晶体管在制造和工作时,因结构特性会产生固有寄生电容,主要包括:


  • 栅极电容(Cg):晶体管栅极与沟道之间的电容(由栅极氧化层作为介质形成),是影响开关速度的关键电容。当栅极电压变化时,这部分电容会充放电,直接参与开关过程。

  • 结电容(Cj):晶体管源极、漏极与衬底之间的 PN 结形成的电容(包括源 - 衬底电容、漏 - 衬底电容),在开关状态切换时会因电压变化而充放电。

2. 互连电容(外部负载电容,随工艺进步占比上升)

芯片中晶体管通过金属导线(互连层)连接形成电路,导线与周围介质、衬底或其他导线之间会产生电容,称为互连电容,主要包括:


  • 线间电容:相邻导线之间的电容(随导线间距缩小而增大,先进制程中影响显著)。

  • 线 - 衬底电容:导线与下方硅衬底之间的电容。


这些互连电容属于 “外部负载”,因为它们是晶体管驱动的 “外部电路” 带来的电容。例如,一个晶体管的输出端连接到另一个晶体管的栅极,那么后者的栅极电容(以及连接导线的电容)都会成为前者的 “负载电容”。

3. 负载电容的本质:“被驱动的总电容”

从电路角度看,“负载电容” 是指晶体管开关过程中需要充放电的所有电容的总和。无论是晶体管自身的寄生电容,还是互连导线或后续电路引入的电容,只要在开关时会被电源充电或放电,就会贡献动态功耗。


例如,一个反相器(由一个 PMOS 和一个 NMOS 组成)的负载电容包括:


  • 自身 PMOS/NMOS 的栅极电容、结电容;

  • 连接到反相器输出端的导线电容;

  • 反相器驱动的下一级电路的输入电容(如下一个反相器的栅极电容)。

总结

负载电容是晶体管开关时需要充放电的所有电容的总和,既包括晶体管内部的寄生电容(如栅极电容、结电容),也包括外部互连导线和后续电路引入的电容。在先进制程中,互连电容的占比逐渐升高,成为负载电容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也解释了为何芯片布线设计(减少互连电容)与晶体管工艺改进同样重要 —— 两者都会影响动态功耗。



点赞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 0

    周排名
  • 0

    月排名
  • 0

    总排名
  • 0

    关注
  • 0

    粉丝
  • 0

    好友
  • 0

    获赞
  • 0

    评论
  • 8

    访问数
关闭

站长推荐 上一条 /1 下一条


手机版| 小黑屋|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隐私声明| EETOP 创芯网
( 京ICP备:1005078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7710 )

GMT+8, 2025-8-19 03:24 , Processed in 0.014649 second(s), 8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eetop公众号 创芯大讲堂 创芯人才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