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11016533的个人空间 https://blog.eetop.cn/?1824483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为什么芯片速率越高,芯片的电压越来越低了呢?

已有 197 次阅读| 2025-8-14 14:11 |个人分类:PI|系统分类:芯片设计

芯片速率(即工作频率)提升的同时,供电电压却逐渐降低,这是芯片设计中为平衡性能、功耗和可靠性而采取的关键策略,背后涉及多个核心原理:

一、功耗控制:降低电压是减少发热的核心手段

芯片的功耗(尤其是动态功耗,即开关状态切换时的功耗)与电压的平方成正比,公式为:
动态功耗 ∝ 频率 × 电压 ² × 电容


  • 当芯片速率提升(频率增加),若电压不变,功耗会线性增长;

  • 若同时降低电压,功耗下降幅度更大(与电压平方成正比),可有效抑制高速运行时的发热问题,避免芯片因过热失效。

二、工艺进步支持低电压运行

芯片制程升级(如从 14nm 到 7nm 再到 3nm)使晶体管尺寸缩小,带来两个关键变化:


  1. 栅极氧化层变薄:晶体管的导通电压降低,无需高电压即可实现开关状态切换;

  2. 寄生电容减小:导线和晶体管间的寄生电容降低,在低电压下也能快速充放电,保证高频运行时的信号完整性。


因此,先进工艺允许芯片在更低电压下维持甚至提升速率。

三、可靠性与噪声容限的平衡

虽然低电压可能降低噪声容限(抗干扰能力),但通过以下设计优化可弥补:


  • 更精确的电路设计:如采用差分信号、低噪声放大器等结构,提升抗干扰能力;

  • 动态电压调节(DVFS):根据负载实时调整电压(如轻负载时进一步降低电压),在保证可靠性的同时优化功耗。

总结

芯片速率提升伴随电压降低,本质是工艺进步(支持低电压运行)与功耗控制需求(抑制发热)共同作用的结果,同时通过电路设计优化平衡了可靠性。这一趋势是半导体行业实现 “更高性能、更低功耗” 目标的核心路径。

点赞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 0

    周排名
  • 0

    月排名
  • 0

    总排名
  • 0

    关注
  • 0

    粉丝
  • 0

    好友
  • 0

    获赞
  • 0

    评论
  • 8

    访问数
关闭

站长推荐 上一条 /1 下一条


手机版| 小黑屋|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隐私声明| EETOP 创芯网
( 京ICP备:1005078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7710 )

GMT+8, 2025-8-19 03:24 , Processed in 0.021349 second(s), 15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eetop公众号 创芯大讲堂 创芯人才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