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第一代半导体材料:“元素半导体”。20世纪50年代以来,以硅(Si)、锗(Ge)为代表的第一代半导体材料的出现,取代了笨重的电子管,促使集成电路为核心的微电子工业的发展和整个IT产业的飞跃。人们最常用的cpu、GPU等产品,都离不开第一代半导体材料的功劳。可以说是第一代半导体材料奠定了微电子产业的基础。
第二代半导体材料:以GaAs为代表的二元、三元以及四元化合物半导体材料禁带宽度在1.5eV左右的GaAs系列半导体材料。在20世纪60年代,由于硅材料的带隙较窄、电子迁移率和击穿电场较低等原因,硅材料在光电子领域和高频高功率器件方面的应用受到诸多限制。因此,以砷化镓(GaAs)为代表的第二代半导体材料开始崭露头角,使半导体材料的应用进入光电子领域,尤其是在红外激光器和高亮度的红光二极管方面,应用于毫米波器件、卫星通讯、移动通讯和GPS导航等领域,与此同时,4G通信设备因为市场需求增量暴涨,也意味着第二代半导体材料为信息产业打下了坚实基础。
半导体材料主要性能参数比较
半导体主要材料及应用
根据应用领域分类:微电子材料、光电子材料、光伏材料等;
根据材料的晶体结构分类:单晶半导体材料、多晶半导体材料、非晶半导体材料;
根据材料形状分类:块体半导体材料、薄膜半导体材料;
根据材料的组分构成分类:无机半导体、有机半导体、有机/无机复合半导体。
无机半导体分为:元素半导体和化合物半导体
元素半导体:B,C, Si, Ge, Se, Sn,P, As 等十二种,但除了Si、Ge、Se之外,都没有实用价值,主要是熔点太高,难以制备单晶,杂质太多,难以提纯
化合物半导体:Ⅲ -V, Ⅱ-VI, Ⅳ-Ⅳ,Ⅳ-Ⅵ:GaAs, Cds, SiC, PbS;金属氧化物: Cu2O;过渡金属氧化物: Cr2O3;磁性半导体:CdCr2S4;稀土化合物:EuO等等
导电性特点:
金属材料:只有一种导电类型:电子。数量多,电流大,迁移率大。
光电性特点:
半导体材料的高纯特性
半导体材料的主要电学特性是电阻率(电导率),它取决于载流子浓度和载流子迁移率;
为了保证利用电活性掺杂剂准确控制载流子浓度,半导体材料本身必须高纯,没有(或尽量少)杂质;
在制备半导体材料时,需要高纯的原材料,杂质越少越好;
半导体材料的晶格完整性
半导体材料要少缺陷;
器件失效;
硅材料中的缺陷;
常见的物质状态主要有以下三种:
环保领域:废气处理等。
五、半导体材料中的酸、碱和溶剂
半导体工艺中需要大量化学液体来刻蚀、清洗、冲洗晶圆和其他器件。化学家们把这些化学品分为三大类:
酸
碱
溶剂
溶剂是不带电的,pH为中性。水就是溶剂,实际上它溶解其他物质的能力最强。在晶圆工艺中,还比较常用酒精和丙酮,大部分溶剂是易挥发、易燃的,要在通风良好的地方使用,按照规程存储,这是非常重要的。
总之,半导体材料具有特殊导电性能,它的导电性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这使其在电子技术领域具有重要地位。半导体材料广泛应用于集成电路、晶体管、激光技术、光电子器件等方面,是现代电子工业的基础。其性能可通过掺杂等方式进行调控,从而实现各种电子器件的设计和制造,为信息处理、通信、计算机技术等领域的发展提供了关键支撑。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