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ecsseu的个人空间 https://blog.eetop.cn/?1574956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芯片如何进行功耗建模

已有 678 次阅读| 2025-7-27 12:01 |个人分类:模型|系统分类:芯片设计

在SoC芯片设计中,针对不同场景的功耗数值获取需结合场景特征、工艺参数和测量方法,以下是关键实施步骤及典型场景的功耗特征:


一、基础功耗模型构建

  1. 静态功耗模型

    • 通过Foundry提供的lib文件提取不同工艺角(TT/FF/SS)下的漏电流参数,包含亚阈值漏电(Subthreshold Leakage)和栅极漏电(Gate Leakage)

    • 静态功耗公式:
      Pstatic=Ileakage×Vdd×(1+βΔT)
      其中 ΔT 为结温变化,β 为温度系数(通常取 0.02/C

  2. 动态功耗模型

    • 采用开关活动因子(Switching Activity)计算翻转功耗:
      Pdynamic=αCLVdd:mlcitationref="2"data="citationList"f
      α 为信号翻转率,CL 为负载电容(通过预综合网表提取)

    • 互连电容贡献需叠加Si Interposer的寄生参数(约增加15-30%负载)


二、场景化功耗特征与数值范围

场景类型功耗特征典型数值范围优化技术
移动设备- 待机功耗敏感
- 突发计算任务
动态功耗:10-500mW
待机功耗:<0.5mW
DVFS三维查找表(电压/频率/功耗)
高性能计算- 持续高负载
- 热密度高
峰值功耗:50-200W
结温:85-110℃
自适应电压调节(AVS)+ 液冷散热
AI推理芯片- MAC阵列占主导
- 数据搬移功耗显著
算力功耗:1-10 TOPS/W
SRAM功耗占比 >40%
算子级活动因子统计 + 数据压缩
物联网终端- 低占空比运行
- 唤醒延迟敏感
平均功耗:10-100μW
唤醒功耗:<1ms
电源门控(Power Gating)

注:数值受工艺节点(如7nm vs 28nm)、电压域划分、工作负载影响显著


三、功耗测量与验证流程

  1. 仿真阶段

    • RTL级‌:使用PrimePower/PTPX基于翻转率文件(SAIF/VCD)估算动态功耗(误差±20%)

    • 门级‌:结合SPEF文件进行带时序反标的精确分析(误差±10%)

  2. 实测阶段

    Step 1:设备预热至热平衡(15-30分钟) → Step 2:进入目标场景模式 → Step 3:功率计采样>5分钟(采样率≥1kHz)
    • 待机功耗测量需满足 EUP 指令(<0.5W)

    • 动态功耗需区分电压域(如Core/GPU/NPU独立供电)

    • 关键指标:

  3. 数据校准

    • 采用 FOMIAUKF 算法修正模型参数(实测 vs 仿真误差<2%)


四、设计优化策略

  1. 架构级

    • 时钟门控(Clock Gating)降低无效翻转率 → 动态功耗↓15-30%

    • 多电压域(Multi-Voltage Domain)隔离高漏电模块

  2. 电路级

    • 电源门控(Power Gating)使待机漏电↓100倍

    • 近阈值计算(Near-Threshold Computing)优化能效比


工具链支持‌:

  • 仿真:Synopsys PrimePower / Cadence Joules

  • 实测:Keysight功率分析仪 + 热像仪

  • 场景建模:Simics系统级仿真平台



点赞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 0

    周排名
  • 0

    月排名
  • 0

    总排名
  • 0

    关注
  • 2

    粉丝
  • 0

    好友
  • 0

    获赞
  • 0

    评论
  • 218

    访问数
关闭

站长推荐 上一条 /1 下一条


手机版| 小黑屋|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隐私声明| EETOP 创芯网
( 京ICP备:1005078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7710 )

GMT+8, 2025-8-28 23:17 , Processed in 0.028436 second(s), 8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eetop公众号 创芯大讲堂 创芯人才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