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 17| ||
大家常说,项目里成本最高的事情是沟通。这话说的似乎很正确,但又很多余。不同的人,不同的认知,不同的习惯,诸多的差异想要统一起来,怕是要和上帝作对了(据说上帝释放了不同语言来阻止人类建造通天塔)。混沌是常态,世界是熵增的,项目管理就是为了熵减。很难做到配合的天衣无缝,那除非是机器。回顾这一年的实践,值得反思的点有不少,新的灵感也迸发了不少。
从不同角色出发,看待事情的视角会更加全面一些。
作为项目的带头人,很多时候是要承受住压力的,也要学会压力传导的技巧。记得年初的时候,紧急成立了一个新的项目小组,由于项目订单来的突然,所以小组成立的也仓促,在成立之初,评估了项目的schedule和工作量,觉得是完全可以把控的,因此,打算带两个新同学实战练兵。于是,每天会公布项目计划和具体任务,由于是新人,所以布置的任务是从统计整理数据开始,虽然内容简单,但是也需要快速准确的完成。按说,对于如今的高学历人才,即使刚参见工作几个月,这些任务应该不在话下。可结果还是有点差强人意。于是开启苦口婆心模式。这大概是我最后悔的事情。管理,不仅是管事,更是管人。这个管,不应该是约束,而应该是引导。而引导,又需要因材施教,因人而异。大概是因为无效沟通,或者技巧缺失,竟然导致新同学倍感压力而退出。也许对退出的同学来说也是个好事,至少看清了自己内心真正期望的工作是什么。对我而言,真的是重要的一课。压力传导需要技巧。也是这一插曲,让我在后面的团队合作中,有礼更多的意识,风险预见的意识,沟通技巧的意识,即使后面的团队人数急剧增加,面临的困难问题越来越多,但是心里已经可以稳定的分析形势,从而及时做出应对措施。收获很多,遗憾也不少。
另一方面,作为项目管理者,从人的角度出发还有很多技巧,策略需要掌握。从技术的角度,也需要一些流程规范来防止风险,提高效率。这在整个项目的数据交互过程中,就显得尤为重要。对于后端项目来说,提高效率首要的就是流程自动化,这个在大多数团队,公司都已经完备。但是数据交互这一重要环节,还有不少团队公司没能统一规范。这也是比较难的一部分。不同模块之间,前端后端,top,block,PR和PV,STA等不同内容的数据交互,如何做到实时,准确呢?以往大家会通过action item,readme,exchange 目录,tag标记等方式技巧来完成交互工作。对于已经配合默契的团队来说,这个问题似乎也不是问题。但是从风险控制的角度来看,这里其实存在着很多漏洞,新人交接的时候,个人失误的时候,都有可能导致返工或者错过有效信息。如何保证万无一失呢?还是得从流程和制度上解决。这里个人有一个想法雏形,先记录下来,利用python建立一个数据交互中心,每个人把输出的数据通过打tag的方式上传,在后台留下公共记录,不管是个人还是项目经理都可以及时有效的查看和把控项目进度以及数据的准确性。至于具体怎么搭建,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期望我们能尽快搭建好这个平台,让流程自动化,交互流程化,工作制度化,效率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