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aoquanic的个人空间 https://blog.eetop.cn/1216206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空间首页 动态 记录 日志 相册 主题 分享 留言板 个人资料

日志

伏模之路1

热度 2已有 2601 次阅读| 2015-2-24 19:44 |个人分类:随心记

时间过得真快,说起来学习模拟集成电路已经将近一年了,个人觉得掌握了一些设计方法,可是碰到一些简单问题依旧是无从下手。

说下自己的经历,愿这个博客可以见证自己的模拟集成电路学习之路。

本科就读于家乡的一所普通二本师范类院校,专业为电子信息科学技术,期间也参加过一些大赛,做了一些自己喜欢的东西,但是觉得自己的大学还是有点小遗憾,没有太大的成果,感觉当年的自己是有些迷茫的,对电子类的东西是有很大的兴趣,感觉什么都想学,但是到了毕业的时候,发现什么都没学好,人确实不是万能的,只能学习一些东西,放弃一些东西,后来选择读研究生,挑来挑去,选择了集成电路专业,第一志愿报的华南理工大学的集成电路专业,期间老师也有讲过大规模集成电路的一些基本知识,都是泛泛而谈,在当时的大环境下,那种院校,也没精力发展此类专业,当然报考后有老师也说过,集成电路很我们的PCB还是有很大差别的,自己当时其实也是犹豫的,但最终还是去考了,下来后成绩不是很理想没有,进入华南理工,后来调剂,来到了现在的深圳大学,集成电路专业,虽然经历是曲折的,集成电路学起来是挺困难的,尤其是深圳大学我所在信工学院的这个环境,老师大多都是在做自己的方向,就单说集成专业,大多数的人力物力是在搞FPGA图像处理方向,其他老师都是自己做自己的,下面基本都是一两个研究生,当然因为集成在学院也只成立了两年,这样对下面的研究生来讲也是挺辛苦的,遇到问题都需要自己解决,商量问题的人都没有,很是艰苦,我个人觉得这种模式很难有大的发展,都不抱团,申请项目都是单独的,这样本来投入就大的集成专业,会把资源分散,其实是不太利于集成专业的发展,当然这也并非我们作为研究生所能立即改变的。庆幸 的是我跟了一个比较负责的模拟集成老师,虽然没有复旦清华北大那些名师有名气,但是我觉得老师对待学术的和学生的态度还是比较好的,也使我增加了对学习模拟集成电路的决心,决定在这条路上走的更远。

第一年都是学习基础知识,没有太大的差别,下半学期我们选择的模拟集成方向去旁听老师的本科课程“模拟集成电路设计”用的是经典的拉扎维的教程,但是个人觉的拉扎维的教材是有点挺难上手的,上来对小信号的分析太深入,导致初学的很难理解,我们自己研究生教程是用的艾伦的模拟集成电路设计,书还是讲的挺好的,特别对于实际设计的例子,但是由于书的版本较早,CMOS工艺已经发展较快,其中一些例子还适用,但是大多的已经有点落后了,已经不再满足先进工艺的设计要求,有的可能设计结果有较大的出入,但是总体的知道思路还是正确的,但是当时自己的并没有像现在感悟这么深,书也没有仔细看,所以现在是还花时间多看看书,其实也有很多人总结模拟集成电路的学习方法,都是很不错的,在他们的指导下,我也是收集各种各样的资料,经常在eetop看牛人讨论,但是第一年自己对看书还是很厌恶的,总想自己去调试实际的电路,按照论文上的电路搭出来仿真,但是每次在确定最终参数的时候,都会出现问题,需要大量 的时间去仿真较好的那一点,但是由于不知道器件尺寸的范围,每次都是大的范围慢慢缩小仿真,其实当时是犯了电路设计的大忌:计算机仿真代替了自己的思考。后来又慢慢看书才知道,千万能让计算机代替了自己的思考,对于一个电路都是自己需要手动进行分析,确定尺寸,计算出一个结果,然后在用计算机仿真,查看结果与手算的对比,有较大出入在进行参数的具体分析,因为手算的模型为了计算简便,是不精确的。计算机仿真的模型是比手算模型精确的,当然就结果来讲,应该是不会有太大出入的,进行参数的微调,基本都可以满足要求,刚开始入门的时候,都是容易掉进这个陷阱,参数都要让计算机仿真去找,忘了自己手动分析。

说说自己的方向,老师给我们定的是DC-DC BUCK稳压芯片设计,还有另外一个同学,我们一起做,但是由于毕业的要求,老师要求我们最终是做出来两个不同的,并不是每人做不同的模块,然后再组合成一个整体的系统,但是整个系统的设计相对我们来讲也是很有挑战性的,毕竟我们的前辈没有,跟别说什么有用的资料模块留给我们了,我们基本是从零开始,第一年暑假开始做最基本的模块,基准源,一直到九月份开学,才有一点成果出来,其实也没有太大创新,利用了JSSC原文章的原理,只是改变了电路结构,性能上稍微提升一些,但是老师说模拟集成电路整体要原创很难,初学的只能稍微更改结构,当然初学的我们也不得不接受这个事实,然后开始去投一些杂志,其实都是冒着试一试的态度,投了JSSC的期刊,后来才发现,对于集成电路其实都要流片才会去投期刊,没有流片还是投会议稍微容易一点,投了几个会议,有一个等了两个月,回了建议,结果呢肯定是拒,但是建议是比较中肯的,也指导了我们下一步的方向,有一个期刊直接看了没有流片就拒了,还有在审的,想想模拟集成电路的真的是不太容易出成果啊,尤其是不能流片的环境下,想要发文章都是挺困难的,所以现在好多人建议研究生选择院校,最好选择那些能有机会流片的院校,但是这些院校还是很少的,折折腾腾大半年过去了,成果没发,整体进度也不大,个人也是挺急躁的,但是急也是没办法的,只能一步一步来。手算的技能要提高,不能再去过分依赖计算机仿真了。

新的一年,也是自己的本命年,羊年。希望这一年在模拟集成电路设计上可以走的更好更远!

今天先写到这里了,下一次发一些技术性的东西上来。

2015-2-24


1

点赞

刚表态过的朋友 (1 人)

发表评论 评论 (7 个评论)

回复 qiwentuo 2015-2-26 15:39
加油,一起进步
回复 xiaoquanic 2015-2-26 22:08
多谢支持!
回复 monixiaoqiang 2015-2-28 09:15
加油!
回复 jackzhang 2015-3-11 10:45
非常好,希望也发到论坛相应的版块内,我给你加精华!
回复 majpliush 2015-3-31 22:33
转行吧,兄弟。
回复 nkzz 2019-4-23 16:41
不要进模拟这个大坑了,希望还不晚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 关注TA
  • 加好友
  • 联系TA
  • 0

    周排名
  • 0

    月排名
  • 0

    总排名
  • 1

    关注
  • 24

    粉丝
  • 2

    好友
  • 14

    获赞
  • 21

    评论
  • 3313

    访问数
关闭

站长推荐 上一条 /1 下一条

小黑屋|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隐私声明| EETOP 创芯网
( 京ICP备:1005078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7710 )

GMT+8, 2024-4-27 09:56 , Processed in 0.015759 second(s), 8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eetop公众号 创芯大讲堂 创芯人才网
返回顶部